专业课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思政
2021-04-21 21:05  

课程思政从提出到实践已经有四年了,在这四年中教师从认识、理解到实践在不断地积累着经验。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有较为共识的、可复制、可有效操作的实施办法。本文就专业教师应如何实施课程思政阐述我们的认知和实施办法,希望我们的做法对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有所帮助。

一、转变教师教学认知,提高教师育人责任意识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前提

任何教学过程的改革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都不会成功。因为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教师是否具有相应的素养、情感、认知,将直接影响改革实施的效果。所以,要加强专业课教师对自身以及学科育人职责的认识,强化其内在价值认同。我们专业课教师应自觉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自觉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提升教师队伍整体质量,这是切实落实课程思政的前提。

二、提高教师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建

专业课教师平时把精力主要都集中在业知识上,普遍缺乏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课程思政不仅要求教师要向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培,同时还要进行价值引领,即既要育才又要育人。而育人就要求教师要有好的思政素养和思政能力。那么怎样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那就是要补思政素养这个短板。在课程思政这个问题上,我们专业教师的短板就是对思政元素的认识。如果我们不熟悉甚至不知道思政元素是什么?那还谈什么挖掘思政元素?如果只知道一些媒体上常见的口号式的思政元素,那就必然会导致千篇一律,趋于同质化。目前已发表的课程思政的文章基本流于表面形式,根本未深入进去,原因就在于专业课教师有短板,所以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补短板。我们专业课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是思政专业的门外汉。

那么怎么补短板?就是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专题》。这6门课程是大学生必学的思政课程,你找到的思政元素应当就是这6门课程当中的话语,学生听到这样的话语,他们会引起共鸣,本能的会反映出这是以前他学过的,原来这些思政元素就蕴含在我们的专业知识里呀。如果你挖掘出的思政元素过于深奥,过于晦涩,是他们在以前的学习当中没有接触过的,同样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会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你大可不必去寻找那些过于晦涩的思政元素。

同时教师要深化对本专业的认识,提高专业水。要加强专业、学科本身的使命和责任意识教育,强化专业教师对本学科、本专业的内在价值、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应当注意了解每一章知识的沿革、现状和前沿,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可借助网站很容易获取知识的前沿信息。

三、正确的实践途径是落实课程思政的保障

如何有效地实施课程思政,正确有效的实践方法和路径是保障。

1.教学目标设计

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或技能)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既要强调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教学目标,还要考虑价值引领(育人)的教学目标,即课程思政目标。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教学目标是专业课教师较为熟悉的。那么如何确定课程思政目标?

2.挖掘思政元素,确定课程思政目标

课程思政目标的设定绝不是凭空或凭想当然设定的。为科学准确地设定思政目标,首先对要讲的章节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然后,根据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来确定本章或本节课程思政目标。怎么挖掘?熟悉教材,反复阅读,借助参考文献等找出本节有哪些新的知识点,剖析这些知识点的联系以及蕴含着哪些思政元素。我们的目标就是从知识点中发现思政元素,并寓这些思政元素于本次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在思政元素挖掘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是引入知识点的这个引入过程蕴含着思政元素,有的是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蕴含着思政元素。这些都归结为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比如以力学的质点为例,我们在介绍这个质点的概念的时候,首先要对提出质点概念的背景做以介绍,然后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引入质点?接着给出什么是质点也就是它的定义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一个物体可以看成一个质点?引入质点的目的是什么等?那么在这一段讲述过程中,就会蕴含着诸多的思政元素,这些思政种元素就可归结为质点这个知识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

3. 确立融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方法

发现了知识点蕴含的思政元素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恰当地传递思政元素的信息,这就涉及到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也称教学模式)的问题。方法用对了自然就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方法用错了,就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情绪。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课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和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主战场。思政课课堂教学是价值引领(育人)的主渠道、主战场。但二者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抓住机会实时适当地进行价值引领有助于学生对思政课重要性的体会和素质(价值)养成。但很明显,在常规教学中,专业课课堂教学显然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去做价值引领。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最好是采用渗透或隐性方式进行价值引领。关于隐性课程虽然对学生的影响是无意的、隐含的、非预期的,是潜移默化的和深远的,但是由于载体(如学校文化方面的教育、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等)是分散的,内容是实践的,因此,不适合专业课课堂采用。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感受和体味,使他们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生发出教师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让学生的思想品行得到优化。因此,采用渗透式方法较为合适。

4.充分展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每个行业都需要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无疑更高。为人师表的教师所具有的优良的工作作风、渊博的学识水平、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无私奉献的服务意识等,都无形地感染和教育着大学生,是对大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甚至一些个性独特的大学老师对大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成为学生终身效法的“楷模”。

5.检验实施效果,持续改进

主动与督导沟通,征求督导意见和建议;主动邀请同行听课,或与同行交流;向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自我反思,持续改进。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持久的课题,是今后每一代高校教师薪火相传、守望相助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全国各高校专业教师集智集策、共商共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