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在明理楼0326会议室成功举办了“榜样大讲堂”系列宣讲活动,旨在通过发挥党员榜样引领作用,分享教学与科学研究中的经验和做法,激发全院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
本次宣讲活动中,谢延红老师和王丽丽老师作为党员榜样,她们结合各自在教材编写和一流教材申报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为全院教师带来了深刻而实用的分享。谢延红老师以“高质量教材编写经验”为主题,详细阐述了教材命名与定位的重要性。她指出,一本优秀的教材需要有一个清晰且覆盖面广的名称,以准确吸引目标读者群体。在教材特色确定方面,谢老师强调通过研究当前同类教材样本,明确差异化特色,并将这些特色体现在前言、封皮及出版社网页等关键位置。此外,她还分享了团队协作与框架搭建的经验,强调前期建立统一编写框架和定期沟通对于保持全书风格一致性的关键作用。王丽丽老师则从个人教材案例展示和科研指导经验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她以《Python 数据分析与挖掘(微课视频版)》教材的编写历程为例,介绍了项目驱动式教学的创新模式,通过贯穿全书的链家/安居客租房数据分析案例,以及融入图像数据处理的创新科研成果,使得教材内容既实用又前沿。在科研指导经验方面,王老师分享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成功案例,包括本科生发表论文并考入沈阳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攻读硕士、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生发表SCI一区论文等,强调了研究规范性与论文写作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科研团队在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


此次“榜样大讲堂”系列宣讲活动,是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深入挖掘和培养先进典型的重要举措。活动旨在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全院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推动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也为全院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的传承与科研创新的碰撞。
(作者: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曹金风;供稿审核人:王付山、王洪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