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来德州学院做学术报告
2018-06-30 20:22 信息管理学院宣传部 

6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受我校“天衢英才”特聘教授张同杰邀请,在厚德楼414室举办了一场题为《人类的超感 - 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前沿学术报告。

        李菂研究员的报告中说现代射电天文的开启极大受益于二战期间美国的军事技术投入。其后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相结合,并受益于冷战的竞争环境,射电天文持续催生重大发现,包括至少三项诺贝尔物理学奖,拓展了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十一五立项,2016年建成,2017年10月开始科学产出,迄今探测到超过50颗优质候选体。FAST是中国天文界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利用相对少量的资金,在特定试验方向完成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并且介绍了FAST在射电发现进程中的沿革,展望近期的FAST科学规划。

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不仅使教师接触到国际前沿的学术知识,也对信管学院进一步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报告会后,张同杰教授、李菂研究员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了相关问题,大家就射电望远镜的研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报告会由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李丽主持,“天衢英才”特聘教授张同杰,科研处负责人,信管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物电学院教师聆听了报告会并参加交流活动。

李菂,从事天体物理及空间科学方面的研究。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千人计划国家级专家,获得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2017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全球化智库CCG“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中国科学院大装置用户指导委员会成员。曾受澳大利亚科技部聘请,兼任澳大利亚国家望远镜指导委员会国际委员。现任突破基金会聆听计划(Breakthrough Listen)咨询委员。国家大科学工程-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副经理,副总工程师,2017年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主要完成人之一。发表国际论文过百余篇,引用超过2000次。2005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学者奖(NRC Fellow),颁奖信称其“通过国家级竞争遴选,具有杰出科研能力”。提出并命名了氢气窄线自吸收(HINSA)方法,首次直接测量分子云形成时标,发现星际氧气分子(第二作者)及多种空间新分子。科研成果被《自然》杂志评为亮点,得到《科学美国人》,《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报导。



上一条:德州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赴校企合作单位青岛英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学习
下一条:《大数据下的天文数据处理》学术报告
关闭窗口